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我的心中,有三位导演,无论拍什么我都不会觉得难看。

第一位是昆汀·塔伦蒂顿。即使用一块布把演员的脸盖起来,让演员在镜头前一直念台词,只要这些台词是出自昆汀之手,我就会觉得这是部伟大的电影。

第二位是扎克·斯奈德。他的处女作《活死人黎明》就让我惊为天人,后续的《300》、《美少女特工队》和《超人:钢铁之躯》更是一部比一部好看——看完《美少女特工队》之后,我跟老婆说:这人即使对着一堆狗屎拍上120分钟,我也会买票进电影院的。

第三位就是李安。

相对于前两位的“专注”,李安的风格非常杂乱,这对一位大器晚成的导演来说,无疑是风险很大的一件事。不过天才就是天才,无论怎么转换风格,他都没拍过烂片(或许有人会拿他的滑铁卢《绿巨人》来说事,但我恰恰觉得《绿巨人1》比第二部好看得多,无论是深度还是画面)。

李安的特点是没有宏大叙事,无论是早期的《喜宴》、《饮食男女》,还是中期的《理智与情感》、《断背山》,或者是其巅峰之作《色戒》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都是以小见大,从普通人的经历和情感折射出对于人性的感悟或者对于时代的思考,即便是武侠片《卧虎藏龙》,也是只见恩怨,无关江湖,与金庸流动辄“武林盟主”动辄“家国天下”的标准风格的武侠叙事大相径庭。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也是如此。

19岁的美国大兵比利·林恩在伊拉克服役。在一场战斗中,他救援队友的英勇行为,意外地被一台战地记者于慌乱中丢弃的摄像机记录了下来。

于是比利获得了银星奖章,成了国家英雄,并与自己所在的作战小组一起回国参加巡回宣传,期间还获得了在感恩节当天的橄榄球比赛中场,与偶像组合“天命真女”同台演出的机会。

影片的主要时间线就是比利这普通的一天。

当然,不断通过回忆闪回的还有他成为英雄的那一天。

对于19岁的比利来说,这个世界上最困惑的事,就是为什么他生命里最糟糕的一天,却让他成了英雄。在这一天里,他第一次失去战友,第一次杀死他人,第一次感受了生命的无力和渺小。

他无法理解英雄的含义,他无力思考杀戮的目的,他在命运中随波逐流,被动地出现在战场上,又莫名其妙地成了英雄,但他却始终无法探知生活的真相。

事实上,他是带着迷惑回来的,他已经彻底迷失了方向,他想寻找一个答案。

但是这个答案却没有人能够给他,因为在其他人眼里,比利和他的战友们是完全不同的样子:

在大多数人们眼里,他们是国家的英雄,高高在上自带光环不可触摸。但是在清洁工和装卸工眼里,他们却是麻烦制造者,只会给别人造成阻碍;在痞子观众的眼里,他们则是该死的基佬,一不留神就会在战壕里搞基;而在球场服务员眼里,他们又成了一个高福的好职业,还有六千块安家费可以拿……

所有人都将年轻的比利当做一个符号、一个标志,而不是活生生的人,就连那个让他一见钟情的拉拉队姑娘,在听到他想带她私奔时,都会说:“那怎么行?你不是英雄吗?”

人们关心他所用的武器,人们关心他杀人的过程,人们关心他健全的福利,人们关心他战争故事的市场价值……

人们不关心真实的比利,也不可能探知到真实的比利。因为谁也不会把演出烟火当做爆炸;谁也不会用军刀割断同类的喉咙;谁也不会因为旁人掏下口袋就精神紧张;谁也不会直面恐怖分子孩子痛恨的眼神……

没有经历过你的经历,你让他们又如何真正地理解你?

他人意识中的世界,不是你的世界;映照在他人眼中的生活,不可能是你真正的生活。

确实,你的生活应该、只能也必须是你自己的生活,因为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即便亲如父母,爱如夫妻,生命延续如子女,也只能用他们的价值取向来判断你的选择。

比如比利的二姐,一直觉得是自己的原因害弟弟上了战场,因此不遗余力地帮助比利退伍。

因为在她看来,比利还是个追着她屁股跑的孩子,应该像个普通的德州青年那样读书、恋爱、工作、结婚。

作为英雄的比利是陌生的,作为战士的比利更是一种她无法理解的存在,因此她希望能够让比利回来,因为在她看来,这才是生活的正轨。

但是比利毕竟已经长大了,训练激发了他的意志,战争磨炼了他的性情,他虽然还很稚嫩,不像他的sarge那般坚定,但是他已经有能力做出对自己负责任的选择。

所以,在影片结尾时,我们看到,比利拒绝了姐姐的好意和安排,毅然决然地返回了伊拉克,因为他终于接受了他的宿命,并欣然迎向了他认为有意义的生活。

比利成长了,但是我们很多人还困顿于生活的懵懂之中,我们纠结于生活的目的,我们迷茫于生命的意义,我们往往在父母那里、在朋友那里、在互联网上的各种大V那里寻求答案,却总是忘了问一问自己的内心。

文物有两种,一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其价值,一种是只对极少数学者有意义,前者比如乾隆官窑,后者比如死海古卷;

艺术有两种,一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其美丽,一种是只对极少数粉丝有触动,前者比如蒙娜丽莎,后者比如波普主义;

但是生活只有一种,就是会让你真正感到活着的愉悦。

作为剩男剩女,他人眼中的孤独寂寞,是我感受的身心自由;

作为游戏玩家,他人眼中的不务正业,是我感受的闪闪牛逼;

作为哥特粉丝,他人眼中的血腥颓废,是我感受的暗黑之美;

作为宅女宅男,他人眼中的孤僻自闭,是我感受的“绝对领域”……

现代社会最大的贡献,就是保障每个人都有权利按照他喜欢的方式生活。所以,如果有人再对我们的生活指手画脚,你可以跟他竖起中指,用电影中那个伴舞者靠近比利时说的那句话回敬他:

☆☆☆☆☆☆☆☆☆☆☆☆☆☆☆☆☆☆☆☆☆☆☆☆☆☆☆☆☆☆☆☆


最后说说这部电影最关键的部分——技术。

120帧/4K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明亮,比以往的3D电影要明亮许多,在这种亮度下,3D效果不再是灰蒙蒙一片,而是真正地立体起来。

而最重要的感觉则是清晰,就像是在大银幕上看一部1280p的美剧——各种各样的细节重重叠叠,纷呈而现,这些细节是如此丰富,以致于让我产生了一种不适感。

事实上,人类在面对太多的视觉细节时,大脑会因为处理速度的加快而大量消耗能量,很多人会因为缺氧而感到眩晕。

在《三体·死神永生》中,当人类宇航员通过空间碎片进入四维空间,第一次面对“无限细节”时,作者描述他们“产生了一种令人眩晕的深度感”。事实上我觉得,这个描述主要是情节需要,写的比较客气。当三维生物遭遇四维空间的“无限细节”时,大脑一定会首先“当机”,直接昏死过去。

当然,导演在镜头运用上还是很收敛的,全片基本上没有大场面的全景——想象一下,如果有《星球大战》中的空战场景出现在这种清晰度的大银幕上,影院中一定会有很多人当场呕吐。

至于明显地用来展示技术的镜头,导演则预先进行了处理。

这些镜头的主要形式就是把演员的脸以一寸照片的比例放在大银幕上,对着观众不停地嘚啵嘚,感觉就像是面对面的对话(我称之为“大头贴”式镜头)。

这本来没什么,很多电影都用过这种手法,而且为了照顾欢迎体验,避免细节过多,导演已经将背景进行了虚化处理。

但即便如此,在那些演员的脸上,眼睛的血丝、鼻子的黑头、嘴角的起皮,甚至是较薄皮肤下凸起的血管,这些细节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清晰度完全呈现、一览无余,就像是一个人把脸贴到距离你只有20公分远的地方跟你说话,以至于有好几次,我都下意识地默默侧开脸,以防对方的口水喷到我脸上。

我不知道120帧/4K会不会是电影的未来,但我感觉这种技术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引导观众的观影习惯,以适应新的海量细节的电影新形式。

我们的一直以来观影习惯是要把全部的画面看清楚,这是一种“上帝视角”,但在120帧/4K的清晰度之下,对于一些比较大的场面,我们就必须有所取舍,改成一种“沉浸式”或者“进入式”的观影方式,由“上帝视角”转换成“角色视角”,否则难受的是自己。


2016年11月15日于北京海淀

话题:



0

推荐

杨浪

杨浪

141篇文章 6年前更新

理性思考,感性评论,心灵触碰世界。公众号:浪来浪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