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两天,雄安新区又一次跃进所有人的视野,从雄安概念股的复盘,到八大央企的进驻,都释放了强烈的信号,中央这次是在动真格的。
 
清明节期间,在新华社发布了雄安新区的消息之后,网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分析文章,拍手叫好者有之,深度剖析者有之,但也有一部分对于雄安新区的前景表示了忧虑,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从国家第一批经济特区来看,除了深圳和厦门因为紧邻香港台湾,搞得比较成功之外,其他三个都差强人意。某一年,政府一共批准了国家级新区15个,大多数都没搞起来,除了地方政府的水平因素之外,地理位置和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交通条件,影响也是巨大的。
 
第二,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繁荣发展,与当地在明清两代长达几百年时间内,逐步形成的经商重商的理念和氛围有很大关系,而雄安新区深入中原腹地,历史上重农抑商,商业氛围和商业环境的建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违反市场规律的事,成功的概率当然不容乐观。
 
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当然都很有道理,但是未免过于悲观。
 
深圳背靠香港,厦门背靠台湾,但雄安也背靠京津,发达经济体近在咫尺,相互之间的公路铁路交通更是顺畅无比。更何况,雄安新区有中央强大决心的加持,有经济总量庞大、平时听招呼战时听指挥的各路央企的注入,资源聚集效应绝对不容忽视。
 
至于当地的理念和氛围,则更加不是什么制约因素——深圳不是单单依靠深圳本地人建设的,珠三角长三角更加不是,只要中央的决心足够强、动作足够大,能够形成初步的资源聚集,市场经济下的人员流动自然会补足其他部分,更何况,雄安新区的顶层设计非常完善,使其具有了非常大的“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当然,发展新城市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政策、位置、交通、经济、环境各种因素缺一不可,仅靠政府的决心和央企的资源是万万不可能做到的。
 
这就是我重点想要说的:这是一个年轻人的机会!
 
前几个月,随着一线城市房价的又一轮飙升,“逃离北上广”再一次成为热题。其实,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逃离”本身并不需要纠结,因为他们本身对于这些城市就没有归属感,根本谈不上“逃”不“逃”,真正的问题在于,离开之后去哪?
 
回老家?意味着放弃俯拾皆是的发展机会,意味着放弃大城市便利的生活方式,意味着放弃数量庞大的优质资源,更加意味着放弃通过自身努力实现阶层跃迁的机会。
 
去其他二三线城市?要知道,这些城市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长三角珠三角的个别中心城市甚至已经达到了准一线城市的水准,各行各业、各个社会层次均已饱和,想要扎根立足甚至谋求发展,其难度,比起北上广深一点都不低。
 
所以,一张白纸一样的雄安新区会是一个好选择。
 
个人的发展其实来自于成长,而与谁一起成长,却往往决定了你发展的最终高度。
 
这一共有4个档次:
 
最高档次的,是跟政权一起成长。想想那些开国元勋,他们不仅创立了国家,拯救了苍生,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其个人价值也得到了最大释放,恩德泽被子孙。只不过,这种成长除了恰到好处的机运之外,更加要有无比坚定的信念,非常人可以企及就是了。
 
次高档次的,是跟行业一起成长。王健林、马云、马化腾,他们要么是一个行业的开拓者,要么是领路人,所以他们才能有机会聚集大量财富。但是,这种成长除了独到的眼光之外,更加需要强大的魄力,这两点可以获得,但并不容易,而且也需要一定的幸运的加持。
 
最低档次的,是跟企业一起成长。这是最简单的,也是获益最低的。找一个有发展的企业,想办法进去,有上进心的挠个一官半职,没上进心的得过且过跟着混,温饱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只要企业发展得好,你的发展就能够事倍功半。
 
在行业和企业之间,还有一个档次,就是跟城市一起成长。远到解放前在上海滩创造财富奇迹的哈同和杜月笙,近到上世纪90年代的百万大军下深圳,在一座城市刚刚起步的时候,各行各业一片空白,完全就是先到先得的状态。只要肯于吃苦,人又不是太笨,发展自然可以预期——干得好的能够呼风唤雨,干得差的也足以扎根立足。
 
前面说过,光靠政府的决心和央企的资源是不足以支撑雄安新区的发展,更不可能填满一座20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这里必定还会留有大量的或大或小的空白地带和发展机会——建设主体是央企,那么做运输的需不需要?送快递的需不需要?卖早点的需不需要?剪头发的需不需要?
 
能赚大钱的并不只是挖金矿的矿主和矿工,更有旁边那些从事支撑和服务的人员。
 
雄安新区就好比是一个空罐子,央企来了,相当于倒进去一罐子石头,看上去满满当当,其实还可以倒进不少沙子,之后还能倒进去水——雄安新区足够大,能够容纳、也需要各种层次的发展。
 
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媒体们更将其解读为“中央副中心”。30多年前,有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而现在,这个圈又携带着促进政策和京津地区的优质资源,画到了白洋淀边上。
 
那么,在北上广深“扎根无能、离开不甘”的年轻人们,是愿意去呢?愿意去呢?还是愿意去呢?
 
PS:
 
目前来看,真正制约新区发展的,反倒是政府的房产政策。毕竟,整座城市全部采用公租房的形式,是前所未见的。
 
根据官方解释,雄安新区将启用新的房地产试行方案,新城将不允许配建商品房,试行以公租房、廉租房为主的建设模式,没有固定住宅用地,将成为一个无限活力的年轻城市,成为一个万众聚集租赁型新都。原住民将经由政府回收,改建,疏散至其他区域,新区内完全杜绝固定居住用地批建。
 
都说中国人安土重迁,其实从历史来看,中国虽然未必“重迁”,但是“安土”却是一定的。在大多数人眼里,在一座城市里“扎根”跟“买房”依然是画等号的。
 
当然,在一座不能买卖房屋的城市里奋斗,其意义何在,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不过,不得不说,这个政策,是对国人几千年固有思维的一种挑战。想通了,过了这个坎,海阔天空;想不通,过不去这个坎,一切如旧。
 
2017年4月19日于北京海淀
话题:



0

推荐

杨浪

杨浪

141篇文章 6年前更新

理性思考,感性评论,心灵触碰世界。公众号:浪来浪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