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家楼下的后街上,有一个早点铺。
 
说是铺子,但其实它只是租用了一个川菜馆的上午时段,每天早上6点到10点营业,只卖早点,其他时间还是麻辣香锅和重庆烤鱼的天下。
 
在种类上,虽然不能跟广式早茶相比,但也算丰富。油条、油饼、炒肝儿、豆浆、豆腐脑、小米粥一应俱全,都是北方人日常的吃食。
 
其中味道最好的,是小笼包。
 
把大葱剁得细细的,跟四分肥六分瘦的猪肉馅搅匀,上了劲儿,再用发得恰到好处的面包裹起来,捏好褶儿,提溜着放进铺好屉布的笼屉,十个一屉,上锅一蒸,十多分钟,香气就在空气里弥散开来。熟了也不端走,就在热锅上熥着,吃时连笼屉一起上桌,夹起一个,蘸点醋和辣椒油,整个放在嘴里,细细咀嚼,弹牙却不塞牙,有葱香却没葱末,汁水充沛,鲜味十足,实是无上上品。
 
来这里吃早点的人,有一多半都是奔着小笼包来的,所以包子经常不够。有时候一起吃饭的人多,多要了几屉,后面排队的人就会给你白眼,有混不吝的还会低声甩两句“少吃点嘿,也不怕撑死”之类的片儿汤话。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人会装听不见——毕竟都端上了,已经有了既得利益者的优越感,懒得跟他一般计较——但也有个别脾气大的,就会回回嘴:“想吃包子你丫早来啊!净惦着跟家尿炕了,可不吃不上?”
 
一来一往,俩人没准就当街掐起来。而这个时候,老板娘一般就会出来打打圆场,“哥”长“哥”短地说下几句场面话,把祸患消弭于无形。
 
老板娘平时就站在一张长桌子后面,收收钱,喊喊单、盛盛粥什么的,长得不算漂亮,就是个普通老板娘的样儿,但是性格泼辣,高门大嗓儿,举手投足透着一股干净利落劲儿。
 
老板娘的记性很好,你连去个两三天,她就能认识你,并记住你的喜好——炒肝儿里是肝多一点还是肠多一点,豆腐脑是豆花多一点还是卤多一点,甚至连你爱喝小米粥还是紫米粥都能记住,你只要说一声“粥”,你的日常习惯就已经被盛装在粗瓷大碗里,摆放在不锈钢餐盘上。
 
老板娘的情商也很高,对于头一次去的客人,她从来不会干巴巴地问你吃什么,而是热情洋溢地问你:“今天吃点啥?哥?”,就好像你是个老客户,从她支摊子就开始照顾她的生意。等你点了餐,交了钱,她马上又冲门外一个高八度:“油条两根儿,糖油饼儿一个,麻利儿的~~~~”,声音悠扬清脆,绕梁不绝,其中又带着一丝严厉、一丝威胁,仿佛油条要是炸慢了,她就会掀了桌子替客人出去拼命。
 
其实她跟炸油条的拼命倒也无所谓,因为炸油条的就是她老公。这哥们黑黑瘦瘦的,是个锯了嘴的葫芦,从没见他开口说过话,就那么阴沉沉地杵在油锅旁边,一张苦瓜脸笼罩在轻薄的油烟之后,像一幅画坏了的梵高自画像。
 
人不爱说话,手艺却是一流的。我最爱看他拧油条。一长条面,齐齐整整;一小盆油,轻轻亮亮;菜刀一切,刷刷刷,切出的面坨大小一致;大手一拎,嗖嗖嗖,抻出的面条长短相齐。一手捏头,一手捏尾,不知怎地在空中一抖,油条就拧劲儿下了油锅,在高温中一边翻滚、一边膨胀、迅速焦黄,还没等你看清面皮儿的开裂,一把大笊篱就把它们捞了出来,连笊篱带油条摆在一个不锈钢盆子上沥油。
 
这么炸出来的油条又粗又长,一根一根都支棱着,拿在手里能指点江山。吃的时候一般要配豆浆,稍微蘸一蘸,时间要控制好,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要等到豆浆的甜味沁入油条又没把油条泡软时为最佳。嘴巴要张大一点,把蘸过豆浆的部分都塞在嘴里,大力咬下去,你会感觉油条里混合了油香的豆浆,像是一颗水弹,在嘴里爆炸开来。还有一些“弹片”,松松脆脆的,那是还没被泡软的表皮,在嘴里横冲直撞,随着每一次咀嚼,挑逗你的味蕾。
 
我们这些常来的吃货,总说老板娘和炸油条的是天下绝配——梁山伯祝英台最后化了蝶,罗密欧朱丽叶最后殉了情,只有老板娘和炸油条的这样充满了烟火气的夫妻,才可能长长久久。
 
头两天听说琼瑶阿姨崩溃了,准备把自己千辛万苦抢来的老公还给其前妻和她的三个孩子。据说是因为平鑫涛中风且失智,在是否继续治疗的问题上,与继子女产生的分歧。
 
也是,当雪月风花成了日复一日的抹腿翻身,当轻吟浅唱成了年复一年的端屎接尿,一切当初令人奋不顾身的所谓“爱情”都会消亡的吧?
 
或许,很多时候,爱情就得掺杂在鸡毛蒜皮之内,就得融化在柴米油盐之中,日子本就是在烟熏火燎里慢慢过去,并一步又一步地走向厚重。
 
PS:
 
有一次闲着无聊,我估算过早点铺的流水:
 
他们每天营业4个小时,半个小时翻一台,就是8台,店里一共40个座位,按上座率8成,一天就是250人,这还仅仅是堂食,外带的不用多,再翻一番(实际比例要大的多),就是500人,人均消费8块,一天的流水就是4000,一个月就是12万,刨除房租人工食材成本,估计一个月这两口子能落个3万5万的,算是非常不错的收入。
 
这就是城市的优势,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比较方便,外地来赚钱的也能有所收获,各取所需,各得其乐,这就是自由贸易的好处。
 
PS:
 
我们不是童话里的公主和王子,不能在"从此以后"里过完一生。
 
爱情,永远靠一针一线地缝补;家庭,永远得一砖一瓦地砌筑。
 
没有妙方,亦没有捷径。
 
2017年5月18日于北京海淀
话题:



0

推荐

杨浪

杨浪

141篇文章 6年前更新

理性思考,感性评论,心灵触碰世界。公众号:浪来浪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