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有人说,所谓牛逼的买卖,就是要让顾客感到焦虑。
 
他举的例子是奢侈品。
 
也是。
 
你攒了半年钱,买了个驴牌的棋盘格入门款,正美呢,转脸看见旁边工位的小姐妹背的是带暗纹logo的限量款,于是好心情全没了……
 
你刚分期付款买了“四个圈”的车,每天擦的锃亮,美美地开着上班,有一天突然发现楼上邻居开回来一辆“粪叉子”,于是顿时感觉车漆也不亮了,推背感也没了……
 
攀比无极限,奢饰品因其自带的“攀比”属性和有意设计的营销模式,非常容易让消费者感到焦虑。于是焦虑催生了欲望,欲望演化成冲动,冲动带动了消费——这就是奢侈品行业长盛不衰的奥秘。
 
当然,还有更牛逼的买卖,能让顾客产生恐慌。
 
比如说房地产。
 
前一阵子,房地产行业简直厉害的不行,连“没房就没丈母娘”的口水广告都不愿意打了,售楼处小姐整天打电话威胁顾客:“买不买?不签合同就卖别人了!后边都排着队等着呢!”
 
倒腾二手房的中介小哥更是一个个牛气冲天,整天给客户讲什么“上周五,一大哥买学区房,连房都不看,楼层朝向都不问,800万直接拿下”之类的段子。
 
房子是“刚性需求”,没有就得睡马路,就得忍受“房上大人”一天涨八回的房租。人们花钱买的其实不是房子,而是因为拥有房子,所以不会随便流离失所的一种安全感。
 
而最牛逼的买卖,则非中国教育莫属,因为它可以令家长们疯狂。
 
为什么疯狂?
 
因为教育不仅兼具了奢饰品的“攀比”属性和房屋的“安全感”属性,它还代表了一个家庭的“唯一未来”。
 
每一个家长,在刚刚从大夫手里接过自己子女的稚嫩幼体时,都会由衷地觉得TA聪明又可爱,都会抑制不住地从心底发出微笑。
 
但他们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你们班6个100分,你为什么才考95?
 
你看老谁家那小谁,钢琴8级,速写7级,上个月还学的跆拳道,要不给咱家娃也报个班?
 
“别人家的孩子”太多,以至于自己的孩子马上既不聪明也不可爱了。
 
这是“攀比”之心。
 
每一个家长,在没有成为家长之前,相信都在暗地里发过誓:
 
我才不要让孩子遭我小时候的罪!我只要TA幸福生活、快乐成长,我只要TA做一个普通人!
 
但是等到真有了孩子,家长们就会发现,原来幸福和快乐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而那些所谓的“普通人”,其实也都是千军万马杀过独木桥之后的幸存者:
 
原来,自己这个破单位里,还有那么多名校毕业生……原来,隔壁老王家的海归儿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还在啃老……求上得中,求中得下,如果不把孩子往“高地”上推,TA将来岂不是要滑落深渊?
 
这是“安全感”丧失。
 
这时候,各种声音又来了。
 
无数的媒体在你眼前宣传:“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无数的专家在你耳边吟唱:“对孩子的投资才是最重要的投资”、“千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是来自“未来”的威胁。
 
于是,攀比的心+安全感丧失+对未知未来的恐惧,让家长们疯狂了。
 
无数的家长,都跟打了鸡血一样,逡巡在各种光怪陆离的教育机构门口,游荡在各种环境优美的私立名校墙外,捧着自己多年的积蓄,陪着笑脸,忍受着招生老师的花式白眼,展示着自己洗得白白净净的脖子,求爷爷告奶奶似的央告:求求您,宰我一刀吧……
 
疯狂的教育,疯狂的产业,疯狂的想法,疯狂的家长。
 
错了吗?
 
没错。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只有一个未来,谁敢不拼尽全力?
 
再说了,普通中国人的消费方式就是如此。房子买了,一代人的任务仿佛就完成了,钱就变成了多余的东西——买豪车?没必要。买理财?没胆子。环游世界?没时间。自我娱乐?没爱好——就剩下孩子了,不给TA花给谁花?存进银行等着贬值?还如投资在孩子身上,好歹是希望!
 
错了吗?
 
错了。
 
错的不是想法,而是做法;错的不是思维,而是认知。
 
这不是投资,而是赌博,而且是在一种疯狂的心态中,用自己能够动用的资源,代替孩子,孤注一掷,跟命运对赌。
 
赌赢了,家长可以得意洋洋:要不是当年给你报的那个班……
 
赌输了,家长也可以迁怒于人:花了那么多钱,你对得起我吗……
 
问题在于,家长们未必会赌。
 
他们不知道,率先输光的,常常是想要以小博大,次次都押“豹子”的;他们不知道,血本无归的,往往是经常热血沸腾,把把都想“showhand”的;只有那些时刻保持冷静的人,在赌桌上坐的时间足够长,审慎地对待每一次投注,能够随时修正自己的策略,才有机会小有斩获,一步一步走向光明。
 
而且,也从来没人想着问问孩子,你到底想不想坐上那张赌桌。
 
每一年,家长们都像赶鸭子一样,把孩子们赶进各种补习班、各种兴趣班,因为可以提高成绩,因为可以拿证——不报班就没有证书,没有证书就没有好学校,没有好学校就没有好大学,没有好大学就没有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没有好对象,没有好对象就没有好家庭,没有好家庭就没有好孩子,没有好孩子还得报班……
 
这个逻辑链条是如此强大,针插不进,水泼不入,以至于我们都忘了,除了挤过那条独木桥之外,我们的人生还有许多道路可以走。
 
我们对于事业成功的定义很狭隘,我们对于人生幸福的设定太简单,导致我们眼中只有一种色彩;我们被自己蒙蔽了双眼,我们被自己堵塞了双耳,导致我们只会在一个方向上钻牛角尖,身上还捆绑着孩子的愿望。
 
未来没什么可怕,未来不过就是还没有到来的今天。对待它,既不需要焦虑,也不需要恐慌,更不需要疯狂。我们需要的就仅仅是踏实一点,再踏实一点,不冲动,不攀比,不恐惧,不紧张,不报任何不着边际的希望和幻想,坐在孩子们旁边,陪着他们下注,陪着他们选择,共同面对输赢,或者,一起走向远方。
 
PS:
 
据说,上海有的小学在幼升小时已经开始测试家长智商,而北京某私立初中在招生源时,也增添了面试家长一项,看来距离家长们自己上补习班的日子也不远了。
话题:



0

推荐

杨浪

杨浪

141篇文章 6年前更新

理性思考,感性评论,心灵触碰世界。公众号:浪来浪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