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前两天,有一篇叫做《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的文章火了。该文作者的公号据说一夜涨粉10万,该文的阅读量也在极短的时间内超过了500万。
 
至于网上,各路网友照例吵作一团,摇旗呐喊的有之,口诛笔伐的有之,至于献上双膝和破口大骂的更是不计其数。
 
对于这种现象级的文章,我一般是从不错过的,于是就抓紧找来看。但很奇怪的是,这篇文章给我的第一感觉,居然是抄袭的嫌疑很重。
 
这篇文章最精华也是遭受诟病最多的部分,是第3段落中关于“南城土豪坐拥五套房产傲视西城金融白领、海淀码农和朝阳传媒精英”的描写。这段描写生动有趣、直指人心,是整篇文章的高亮区,五套房的南城土豪更是直接扎了很多屌丝的心。
 
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段150字左右的描写,其主要内容几乎完全出自今年年初的一篇文章《北京地域歧视指南》。
 
下面是《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的描写:
 
当西城的金融白领沉浸在年终奖的亢奋中时,南城的北京土豪会气定神闲地说,我有五套房;当海淀的码农们敲完一串代码,看着奶茶的照片,幻想自己成为下一个刘强东的时候,南城的北京土豪会气定神闲地说,我有五套房;当朝阳的传媒精英签完一个大单,站在CBD落地窗前展望人生时,依旧会听到南城土豪气定神闲地说,我有五套房。
 
再来看看《北京地域歧视指南》里的描写:
 
当西城民工沉溺在往日白领旧梦的时候,南城土豪告诉他们我有五套房。
 
当北城码农追逐着未来科技公司ceo理想的时候,南城土豪告诉他们我有五套房。
 
当东城之花享受着当下中产阶级品质生活的时候,南城土豪告诉他们我五有套房。
 
有人看出区别了吗?反正我是没看出来,除了南城土豪在说自己有五套房的时候,民工、码农和精英们正在做的事有点不太一样之外。
 
这段描写,作者是使用了自己的语言,对原文进行了重新组织,因此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照搬照抄。这种做法,专业一点的名称叫做“洗文”。
 
顾名思义,洗文就是把别人的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洗”上一遍,搞出来的东西似是而非,似非又是。这种做法往往让原作者有苦说不出,是一种最让人厌恶的剽窃行为。
 
所以,《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的作者张先生,您如此地拾人牙慧,用别人的劳动成果打造自己的100000+爆文,这怎么能是“假装生活”呢?这是“真装孙子”才对。
 
当然,《北京地域歧视指南》的作者有可能也是张先生本人,只不过他使用了不同的笔名。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就不能算是拾人牙慧了,而应该算是一种反刍行为。
 
好在微信还是英明的,在第一时间就删除了这篇文章。
 
接下来讨论一下文中的观点。
 
北京的大爷提笼架鸟,上海的姆妈淡妆旗袍,广州的大佬早茶宵夜,你我这样的苦逼日夜加班,没准还得孤独终老……
 
谁能告诉我,哪个是真生活?哪个是假生活?
 
我们的朝九晚五是真实的,我们的嫁娶婚丧是真实的,我们的堵车雾霾是真实的,我们的打嗝放屁也是真实的……在生命的时间轴上,我们的每一次微笑、每一个烦恼、每一秒感动,都是真实的,也必将坍缩成真实历史的一部分。
 
生活,本来就只有各式各样,没有虚实真假。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的权力。我们的国家开放三十年,最伟大的成就,并不是一飞冲天的GDP,而是我们的社会意识变得足够宽广,能够容纳越来越多的生活方式。
 
我们不再把同性恋当做一种疾病,我们不再说辞职旅游是“拎不清”;清华辍学搞音乐的高晓松,不再是不务正业的代表;追寻自我存在价值的典范,是历经千难万苦也要做女人的金星……
 
这个社会的价值体系,正在变成一个万花筒,随意扭转一下,旧的图案就会崩溃,新的色彩就会诞生。
 
其他人基于不同价值观的生活方式,一点一点地刷新我们的认知;互联网和社交平台的发展,又让这种刷新变得越来越频繁,直至时刻都在发生。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世界不再是我们父辈的世界,而是我们的世界;在我们的世界里,生活的样貌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一种。
 
理解别人的生活方式是很难的——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贺涵要吃掉一条几万块钱的鱼,我们也很难理解为什么马未都要自掏腰包开个博物馆,我们更难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花钱在网上看别人吃饭……其实,不理解也并没有什么关系,不接受更没有什么关系,敬而远之就好,这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
 
所以,如果这时候有个人跳出来对你的生活指手画脚,跟你说,只有屁股底下坐着五套房、怡然自得地悠闲才叫真生活,只有加拿大新西兰和瑞典的碧海蓝天才叫真生活,而你那种五加二白加黑、为了梦想为了未来为了家人、片刻不停马不停蹄地奔跑,都不是生活、都是在“假装”生活的时候,我想,你可以心平气和地跟他说上一句:
 
去你大爷的!装什么孙子!
 
PS1:
 
褒贬是买主,喝彩是闲人。
 
吐槽北京最凶的,往往是那些最无法离开这座城市的人。
 
这是北京的宿命。任何一座高速发展的城市都是如此,最早的纽约,之后的东京,现在的北上广深,莫不如此。
 
既然它是一部分人眼睛中的天堂,就必然是另一部分人身处的修罗场。因此,夸赞与骂名,都必然同时存在,也都最无关紧要。北京并不在乎,它不会因此高兴一点,也不会因此掉一块肉。
 
在《北京凌晨2点》里,我写到:
 
北京凌晨2点,无数的人生在享受,无数的生命在挣扎。最黑暗的夜晚,却是这个城市最充满活力的黎明。这里有所有人的黑暗,这里有所有人的阳光,这里是所有人的心灵圣堂,这里是所有人的狂欢舞场……
 
在这里,我孤独地行走、骄傲地生长。时间久了,北京的凌晨2点,终于跟其他所有地方的凌晨2点再也没有什么分别。
 
是的,北京跟其他地方并没有什么分别,分别的只是你自己的认知和心情罢了。
 
至于那些一边生活在这里又一边谩骂这座城市的人,要么是时间太短,根本还不了解这座城市;要么是智商太低,没有资格接受这座城市的善意;要么是人心太坏,听着经打和尚,吃饱了就骂厨子;要么是张先生这样的,为了些许关注,不惜胡说八道、信口雌黄,为了那一眼的风情,就光着屁股拿大顶。
 
2017年7月25日于北京丰台
话题:



0

推荐

杨浪

杨浪

141篇文章 6年前更新

理性思考,感性评论,心灵触碰世界。公众号:浪来浪去

文章